一、基本情况
名称:重庆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地理位置:重庆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重庆地理几何中心,位于长、乌两江交汇处,前身是2003年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园区—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2018年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重庆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年1月因机构改革,与涪陵综合保税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
配套资源:涪陵高新区是产城融合的宜居新区。具备以产兴城、以城助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产业园区均衡布局,城市组团和街区合理规划。功能完善的配套。建成“五横六纵”主干道路网络,形成太白大道沿线、涞滩河沿线,高铁片区、中央商务片区和玉屏公园片区“两线三片”城市格局。形成以长江师范学院、涪陵实验中学、天立立达大中小学校40所,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等医院8家,涪陵奥体中心,百汇广场,8家金融服务网点及机构等为核心的教育、医疗、文旅配套。蓝绿交织的生态底色,形成了以铜鼓湖、涞滩河湿地公园、新涪汇公园等为核心的“五湖五公园”城市氧吧,是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园区。正加快落实主城新区扩容提质行动,增强城市和产业综合承载能力,向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现代化新城蓄势进发。
规划面积:涪陵高新区规划建设面积73平方公里(其中:涪陵综保区2.7平方公里),已建成43平方公里,拥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15个国家级“金字招牌”,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重庆市跨境电商示范区等10个市级招牌,正全力创建国家经开区、国家高新区。
产业定位: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电子信息
历史沿革:
2003年,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
2006年,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经国家发改委核准。
2007年,涪陵区委、区政府成立“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管委会”,又名“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新区管委会”。
2009年,重庆市政府批准“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更名为 “重庆涪陵工业园区”。
2012年,涪陵区委、区政府将李渡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更名为涪陵区新城区党工委、管委会。
2018年,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重庆市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发展概况:涪陵高新区是欣欣向荣的产业新区。目前,涪陵高新区已形成装备制造、医药食品、电子信息、材料等主导产业,是重庆中心城区外第一个千亿级园区。入驻企业400余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10家。培育年产值百亿级企业4家、十亿级企业19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建成智能工厂7个、数字化车间34个、市级绿色工厂1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4个,是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涪陵高新区是拥抱创新的科创新区。涪陵高新区打造了科创CBD、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园、长江软件园,集聚理工清科、国仪量子、百行智能、互爱科技等科创、数字企业130家。慧谷湖科创小镇正以“小而强、精而美”加快形成科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地、产业创新策源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5家,科技型企业437家,建成页岩气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建造研究院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9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新型研发机构10个。与香港科技大学、北理工、浙江大学等53家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0%。涪陵高新区是充满活力的开放新区。具有畅通的开放通道,连接中欧班列、“渝满俄”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拥有长江万吨级船队,五千吨级单船能达到的最西段港口,有3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通行,内畅外联。先后入驻香港凯高玩具、德国伍尔特、美国柯锐世等外资企业18户,年均使用外资近2000万美元。依托涪陵综合保税区和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涪陵联动创新区,加快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致力打造成为长江上游重要开放口岸。涪陵高新区是生机无限的蓬勃新区。未来,涪陵高新区将抢抓战略机遇,围绕全市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突出“生命健康产业高地,绿色智慧科创新区”特色,聚力打造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提升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三大功能,加快建成长江上游重要开放口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进出口加工基地、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基地。
二、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招商负责人姓名:胡项绩 涪陵高新区(涪陵综保区)管委会招商投资部负责人
联系电话:15223817172
三、联系地址
重庆市涪陵区鹤凤大道38号新区大厦14-16楼
来源:涪陵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