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内河航道等级高、基础设施完善。目前重庆境内有长江、嘉陵江、乌江等195条航道,总里程4472.05公里,其中一级航道515公里,二级航道18公里,三级航道560公里,四级航道171.5公里,五级航道192公里,六级航道126.2公里,七级航道350.54公里,等外级航道2538.81公里。
重庆市主要航道形成以长江干线、嘉陵江、乌江为骨架,四级以上航道为主体,五、六级航道为补充,由9条航道组成的“一干两支六线”主要航道布局。
——“一干”即长江干线;
——“两支”即嘉陵江、乌江;
——“六线”即涪江、渠江、大宁河、小江、梅溪河、綦江。
2022年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地位不断巩固。嘉陵江利泽航电枢纽、乌江白马航电枢纽顺利推进,“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全面打通。主城果园港、万州新田港、涪陵龙头港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加快推进,我市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超过2亿吨大关,其中集装箱133万标箱,周边货物占比达到45%。到2025年,基本形成集约高效的现代化港口集群、节能环保的现代化船队;客运码头岸电设施建设达到100%,改造和建设一批LNG动力船舶和LNG加注码头。统筹建设港口枢纽集群。加快建设主城果园、万州新田、涪陵龙头、江津珞璜等枢纽型港口后续工程,建成忠县港区新生作业区一期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主城港区黄磏作业区一期工程等项目,强化港口统筹经营,加强分工协作,建设集约高效、协调联动的现代化港口集群。
未来重庆市将实现山水城市交旅融合发展,打造生态绿色航道体系,以涪江为试点,打造美丽航道。推动港口集约化发展,推进散小弱码头关停并转和有条件的公用码头升级改造,实施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核心区货运码头功能全面退出。开工建设主城港区洛碛作业区一期工程,集中承接中心城区砂石散货运输功能。推动滨江岸线治理提升,打造节能环保的现代化船队,大力推广三峡船型,实现港口岸电设施全覆盖。创新山水特色旅游交通产品,大力发展水上旅游。打造集日常通勤、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高品质水上旅游交通体系,开行朝天门至九龙坡、磁器口、广阳岛等水上巴士航线,推动沿线景点“串珠成链”。升级“两江游”产品,推出重庆至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长江全域游轮产品。以中心城区“两江四岸”为核心,对核心区内的特色文化资源点、自然资源点进行梳理串联,形成以轨道交通、旅游巴士、水上巴士、过江索道、山城步道为主体的环游体系。同时,构建“快进”“慢游”综合旅游交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