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上:科学谷数智科创园
图下:金凤实验室一隅
“车路云网图”协同下的智驾轿车
市民可在政务办事大厅获得高效办事服务
金凤实验室已成为金凤城市中心显著地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誉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共下一盘棋,共筑一座城,相向而行才能形成合力。
唱好新时代“双城记”,科学城高新区闭环落实全市“十项行动”“四张清单”各项重点任务,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朝着既定目标加速迈进。
今年,科学城高新区深化与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合作,持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数据显示,截至12月,“双城经济圈十项行动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中,9个在建重大项目合计完成投资151.9亿元、投资完成率152.5%。
科技创新 产出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
11月25日,成渝科研“种子选手”进行了一场亲密携手——《金凤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双方将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长期合作”的宗旨,开展战略合作。
金凤实验室以脑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为核心任务,以原始理论创新和技术基础理论突破为首要目标。而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则聚焦生物芯片、医学影像、生物材料等细分赛道,紧盯突破关键技术,聚焦重大原创成果产出,打造成为创新策源极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科技平台、国家级新型生命健康领域实验室。
双方将成为战略合作单位,互相挂牌;共同争取国家重大战略创新科技力量布局,发挥双方生物芯片、医学影像、先进病理及精准诊断等特色优势,聚焦先进医疗技术、创新医疗器械等领域,探索高原病、老年病、脑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病理机制,力争产出引领性、标志性创新成果。
这只是科学城高新区聚力科技创新合作的生动实践之一。目前,金凤实验室里,来自四川的魏于全院士、杨正林院士、步宏教授等顶尖人才加盟科技委员会,李建树教授、许川教授等杰出人才入驻开展原始创新和技术攻关;川渝共建乡土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成功开发“女儿红”、水红木等乡土植物,保育秋海棠、玉簪等新优品种,助力长江上游苗木产业格局优化;高端清洁能源电力装备关键技术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
更大的动作正在酝酿——科学城高新区联合天府新区编制完成《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目前两地省、市发改委已分别报送省、市政府,审议通过后拟联合呈报国家发改委批复实施,将规划建设总面积约232平方公里的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产业协同 支撑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自动打轮、摆正,稳当跟车、等红灯,主动避让行人、非机动车,如同一位“老司机”……这是重庆“车路云网图”协同下的智驾小车,其依靠的是“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这背后,正是科学城高新区携手四川蜀道集团等合作成立西部车网公司结出的硕果——建成“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一期,首批7款智能网联汽车试投运。该系统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信息空间融合为一体,形成网联生态体系。
该系统构建了全国前列的城市路侧连续感知能力,打造自动驾驶全视觉,初步建成全国首个支撑智能交通全场景赋能的行业数字底座,开放接口10个大类、22个小类、94个分级共享接口,赋能智慧交管、智慧停车、智慧物流等8大类交通应用场景,实现约50公里城市智能道路感知连续覆盖,成功接入各类网联车辆1200余辆。
目前,“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助力聚集了上下游企业60余家,已带动大量就业,预计未来还可带动上下游就业超10万人,带动相关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加快推动“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重庆智造”转变。
“我们将打造市级跨域云控基础平台,并会同蜀道集团等企业,加快推动开放更多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测试和示范运营场景,辐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科学城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示范区二期等项目建设正在加快合作推进,支撑打造智能网联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不止于此,科学城高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成立的微电子产业研究院,已成功孵化成电国芯等4家川渝协同特色企业;算力协作方面,支持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与成都智算中心共建“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为长安汽车、中冶赛迪信息、特斯联等50余家企业提供超400P算力服务。
金融赋能 为经济圈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这笔业务办理较正常的办理时间缩短了差不多2个月。”近日,双城(重庆)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城信用增进公司”)的业务负责人介绍说,“这笔业务是西南地区同类债券历史最低票面利率,意味着最大限度帮助客户降低了融资成本。”
位于科学城高新区的双城信用增进公司,由四川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高新开发集团等13家大型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是全国首家跨区域设立的专业信用增进机构,也是重庆首家专业信用增进机构。
在成渝两地政府、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双城信用增进公司通过银增联动模式顺利落地了首笔增信业务,成功协助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3.5%,是西南地区同类债券历史最低票面利率。
据悉,此次发行的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空天动力产业化建设项目。该项目是发行人联合相关单位重点打造的新型动力产业化合作项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双城信用增进公司的成立和运营,为成渝地区的企业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该业务负责人表示,“泸州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本笔业务成功落地体现了双城公司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价值。体现了双城公司‘服务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成渝地区企业面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这一核心理念。”
双城信用增进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将重点放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的国有企业和优质民营企业,针对各公司的具体情况,通过债券增信、债券投资、委托贷款等业务,直接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国有企业和优质民营企业融资。
此外,科学城高新区持续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用好用活,目前,正推动成渝双城基金系列子基金落地,已参投子基金7支,参投子基金总规模超100亿元。首支子基金——华泰渝富基金注册资本达到10.03亿元,主要投向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医药健康等领域。
下一步,科学城高新区还将助力优质企业提高债券发行成功率、降低债券融资成本,推动成渝两地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政务服务 “高效办成一件事”便民利企
走进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跨域通办“虚拟综窗”服务,向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发起远程服务呼叫请求,“面对面”协助川渝开放合作区亚凡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企业异地开办相关信息填报、材料核验等工作。仅用了1个小时,便帮助企业完成异地营业执照申请,次日上午,该公司就领取到了营业执照。
“太好了,在重庆也能办成都的业务,而且还是‘二对一’的VIP服务,再也不用两地跑了!”重庆港华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宇感叹道。
冯宇原以为办理成都高新区的新办会展备案需折返两地,正在为交通成本和时间犯愁时,刚好得知成渝高新区开启“虚拟综窗”远程帮办服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
“现场窗口人员检查了材料,并通过‘虚拟综窗’连线成都那边窗口人员对材料远程扫描收取,全程都能通过屏幕看到成都方的系统操作,随时都能沟通。”冯宇30分钟就办好了业务,他将在成都高新区承诺办理时间内免费收到结果物的快递。
过去,跨省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也可到本地政务服务中心提交材料,由本地窗口代收后,将材料邮寄到业务主管地部门,审核通过后再将结果物向群众发放。但办理流转环节多、材料邮寄耗时久,特别是因沟通不及时、信息不对称,业务主管地部门发现材料不符合要求后仍需通过原渠道退回,反而造成群众办事“多等待”“多跑路”。
为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成渝两地高新区全面梳理两地政务服务事项要素构成、通办条件、套餐配置、审批流程等差异情形,甄选群众跨省“需要办”、政策法规“允许办”、远程视频“能够办”的事项和“一件事”套餐纳入“虚拟综窗”服务,联合印发《成渝高新区开展政务服务“跨域通办”“虚拟综窗”服务工作方案》,助推两地高新区均率先开启跨域通办“虚拟综窗”服务。
自2024年5月1日起,成渝两地高新区企业群众要互办政务服务业务的,只需到本地政务大厅,通过“虚拟综窗”和异地窗口“面对面”完成业务咨询、材料核验、系统登录、帮办代办、业务受理等全部工作,并可在承诺时限内免费收到结果物快递。对确需原件材料的,由本地窗口人员现场核验无误后,按照异地审批部门归档时限要求,在不影响结果物发放前提下定期进行移交,真正实现成渝跨省异地办事“一个窗口、一致体验、一次办成”。
这是继成渝两地高新区互办互发首张营业执照、率先开展“一业一证”互发互认后的又一创新举措。
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科学城高新区联合成都高新区推行“虚拟综窗”应用,实现成渝两地高新区220项业务、62个“一件事”套餐可视化互动办理。率先开展“一业一证”跨省通办互认,实现67个行业主题套餐异地办理,获“川渝通办优质窗口评选活动优秀案例”。
接下来,两地还将聚焦企业和群众跨省办事需求,探索更多事项跨区域办理,依托成渝高新区“虚拟综窗”服务模式,不断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区域拓展网点和场景,推动成渝地区跨区域、跨层级办事互联互通、好办易办。
科学城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自科学城高新区与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分别于2020年和2022年签订“双区联动”“双城合作”共建双城经济圈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便展开了密集的交流、探索和实践,双方将努力发挥好双核引领带动作用,加强跨行政区域创新协同联动,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体集群,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打造成渝中线科创走廊,积极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将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走深走实。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