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承办: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近日新闻
优势产业+创新动能“双轮驱动” 璧山跨过“双千亿”大关
发表时间:2025-02-07浏览次数:

▲2025年2月5日,璧山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机器手臂正在生产线上高效运转。首席记者 龙帆 摄

生产线上,工人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各种先进制造设备;仓储库房,叉车将货物精准地搬运到指定的装卸区域;会议室内,人们盯着大屏上的各类数据展开激烈讨论……2月5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璧山区不少工业企业都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刚刚过去的2024年,璧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070亿元,首次迈入“双千亿”区县行列。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加速释放创新动能,是璧山跨过“双千亿”大关的“双轮驱动”。进入2025年,该区正以提升产业能级为引擎,巩固“双轮驱动”优势,夺取全年经济“开门红”。

▲2025年2月5日,璧山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首席记者 龙帆 摄

改造升级产线 距离百亿营收仅“一步之遥”

“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青山工业紧跟行业发展,实现新能源产品销量114万台,同比增长76%。”2月5日,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山工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波向记者“晒”起了企业去年新能源业务板块的“成绩单”。

作为一家成立60年的央企,青山工业历经三次创新创业,现已形成燃油车变速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两大系列支柱产品、20个产品系列、近300个型号的产品谱系,覆盖轿车、SUV、MPV、微客等多种车型,为长安、赛力斯、奇瑞、一汽红旗、东风岚图等十几家车企提供产业配套。近年来,通过深耕自主研发,已成功突破DCT液压模块、混合动力液压模块、车规高效电磁阀等5项关键核心技术,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科技奖项30余项。

对产线进行改造升级这一举措,是青山工业立足优势,积极拥抱市场变化作出的决定。

“2024年,新能源产品已占公司全年营收的4成,预计今年还将大幅提升。”刘波介绍,2024年公司实现年产销214万台,除了DCT自动变速器销量连续4年稳居自主品牌第一,新能源产品更是可圈可点,让他们下决心在2025年继续加大新能源产线投入,大幅提升新能源产品交付效能。

“我们在2024年的营收达到了98.5亿元,距离100亿元可谓‘一步之遥’。”刘波说,2025年,青山工业营收预计将突破100亿元。

抢滩海外市场 明星产品3个月试制成功

“开工第一天,我们就有10000台割草机和5000台发电机分别发往欧洲和美国市场。”2月5日,刚刚过完春节假期返岗的余永强就忙得不可开交,他是大江动力的客户经理,对接客户、核对订单、配送交付……让他的节后第一天就过得很充实。

大江动力是一家深耕通用机械、机电产品21年的企业,主要面向欧美客户,从事发电设备、园林机械、锂电工具、新能源储能等四大终端产品生产。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5亿元、同比增长36.65%,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超90%。

“今年一季度,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拓展海外市场,使公司营收力争突破10亿元,继续保持30%以上高增长态势。”大江动力总经理郭强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逐步形成快速响应市场、快速开发能力、快速生产交付的竞争优势。

比如,大江动力一款明星产品,从客户提出需求到样机试制,只花了短短3个月时间,比行业平均用时少了一半。2022年的一天,公司客户经理接到海外客户邮件,对方想由大江动力设计开发一款高性能产品。大江动力很快成立了包括项目主管、数据设计、产品测试等人员在内的团队。

由于时差关系,团队白天商讨细节进行3D建模,晚上待客户上班后又抓紧沟通,反复磋商。经过45天“白加黑”的紧张忙碌,团队在三次改稿的基础上完成了这款产品的3D建模。随即,200多个零部件数据下发至大江动力的各个供应商,样料反馈回来15天内,团队完成了模具样机装配。样机装配完成后的一个多月里,他们又对工艺细节、装配流程不断进行优化,仅仅3个多月,这款从无到有的产品宣告试制成功,并很快成为畅销海外市场的“爆款”。

释放创新动能 企业频频摁下“加速键”

在加速释放创新动能方面,无论是青山工业还是大江动力,都在新的一年里纷纷摁下“加速键”。

“除了加码新能源,还要布局新赛道。”刘波告诉记者,2025年,青山工业除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持续壮大电驱动系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将前瞻布局轮毂驱动技术群、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技术群等未来产业,打造第二条业务增长线。

大江动力也在近期推出大动作——斥资10亿元在璧山建设一座新能源智能装备及户外设备生产研发基地。郭强透露,作为公司拥抱海外市场变化,向新能源领域的转型之作,该项目占地约80亩,将建设新能源储能电源、锂电园林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包括研发中心、生产车间及30条智能化生产线。目前,该项目已正式开工,在经过为期18个月的建设周期后,将于2026年6月正式投产。

“新基地全面达产后,将新增年产500万台套新能源智能装备及户外设备产能规模,实现新增年产值超40亿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形成抢滩海外市场的优势。”郭强称。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主办: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承办: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电话:+86-023-67862888
传真:+86-023-89018885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65号外经贸大厦9楼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 二维码

Copyright © 2012-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5872号-9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535号严禁复制或建立镜像站遥阳科技提供网站建设网络推广技术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