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承办: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近日新闻
单个项目最高投资额度可达200万元 重庆种子基金助力初创企业“加速跑”
发表时间:2025-07-24浏览次数:

“我们计划出让10%的股权,融资500万元。”在近日举行的XbotPark创投日活动上,由重庆无足鸟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足鸟机器人)自主研制的“陆—空两栖智能光伏清洗机器人”亮相,吸引了不少专业人士围观。

尽管2023年底才成立,但无足鸟机器人已经先后获得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种子基金及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市种子基金)支持,共计170万元。有了“真金白银”的加持,企业成长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无足鸟机器人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特种机器人团队组建,致力于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无人机与特种机器人技术相融合。其自主研制的“陆—空两栖智能光伏清洗机器人”兼具传统清洗机和无人机的优势,首次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无人化的清洗技术方案。它能够自动飞到预定光伏板进行清洗作业,具有高效率、低作业成本,适应性强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在光伏产业运维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去年10月,企业完成了光伏清洗机器人初代产品研发,随后开展了一系列产品功能验证工作。相比传统的清洁机来说,它已经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该公司总经理刘兴超坦言,由于规模小、资产轻,不少初创企业和团队在创业之初会遭遇资金短缺的难题。在首次获得投资之前,他们的产品还只是一个概念。正是在市、区两级种子基金的支持下,加上相关资源的导入及全方位的创业服务,让企业“活了下来”,并实现了“加速跑”。

“种子基金成立的初衷,就是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人才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在渝商业化、产业化。”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4年10月,《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出台。根据《办法》,市种子基金定位于政府类、公共性专项资金,按照“政府引导、专业运营”的原则运行,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突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重点支持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人才团队成果转化,包括科技成果验证和中试验证。单个项目最高投资额度可达200万元。

目前,市种子基金已投资项目46个,投资总额达4785万元。其中,生命健康领域18个、占比39%,数智科技12个、占比26%,先进制造领域12个、占比26%,新材料和绿色低碳领域4个、占比9%,高度契合我市重点产业。

这些项目中,有32个项目的核心团队拥有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直接由高校教授团队牵头的成果转化项目有24个,海归人才回国创业项目有6个,曾获评创业大赛优秀项目有7个,拥有连续创业背景的团队孵化项目有17个。

这些被支持的初创企业成立时间均不超过3年,平均成立时间不到1年半,并有6个项目为科创团队项目。

作为被支持的初创企业之一,今年1月,无足鸟机器人与市种子基金正式签订投资协议,获得投资100万元。如今,企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接下来,我们将开展‘陆—空两栖智能光伏清洗机器人’中试及小批量生产,进一步对产品进行迭代优化,开展市场推广和示范应用。”对于未来的发展,刘兴超信心十足。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到,市种子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取得了一定效果。”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市种子基金将进一步围绕我市科技园区、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孵化平台等创新“策源地”进行项目挖掘,加强与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等平台的联动,进一步拓宽市种子基金的项目来源,不断丰富储备项目库。持续探索与重点区域、重点平台、重点机构建立常态化的协同、发掘、跟投、联投机制,提高投资效率,加大投资力度,让更多早期优质项目得到科技金融赋能。同时,也希望更多社会资本关注重庆的早期项目,通过建立双方、多方参与的跟投、联投模式,形成投资合力,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重庆日报 

主办: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承办: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电话:+86-023-67862888
传真:+86-023-89018885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65号外经贸大厦9楼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 二维码

Copyright © 2012-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5872号-9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535号严禁复制或建立镜像站遥阳科技提供网站建设网络推广技术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