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建一批产业创新孵化载体是“关键一招”。8月19日,市经济信息委和市科技局联合发布《重庆市加快建设高质量产业创新孵化载体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将建设两类产业创新孵化载体,形成“源头创新—孵化加速—产业化落地”创新全链条。
《方案》提出,首先我市将着手建设“增量提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利用闲置楼宇、闲置厂房等,联动高校、科研院所汇聚资源,引培结合新建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的特色孵化器、加速器、产业研究院等。
同时引导现有孵化载体提升软硬件条件,汇聚更多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全要素、全栈式”孵化服务;鼓励大型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参与孵化器建设,实现各类资源共享共用。
其次是建设“特色创业孵化社区”,即聚焦高校、大院大所、大企业等周边区域,发挥创新资源、产业资源、配套服务的溢出效应、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探索建成一批差异化、特色化布局的创业孵化社区。
其中,我市将重点依托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探索布局具身智能、卫星互联网等产业领域孵化社区;围绕大型链主骨干企业及其整车、整机、成套装备,探索布局一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协同创新孵化社区;支持创业孵化社区结合明月湖科创园、中小企业生态家园等载体建设,培育“创业+生活+社交”融合场景,形成“30分钟创新创业生态圈”。
为加速建设以上两类产业创新孵化载体,《方案》还提出将实施5项产业创新孵化举措,包括“选育科创成果和项目团队,提升科技服务支撑能力,强化产业孵化协同联动,推动资本项目精准对接,引导场景牵引技术走向市场”,并建立健全产业创新孵化载体建设部门协调,强化部门协同、区县联动,形成协同高效、支撑有力的产业孵化服务矩阵。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