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科学城 摄/雷键
电科芯片测试间内科研人员筛选芯片 摄/雷键
英业达生产线
科学谷数智科创园 摄/曾诚
金秋时节,山城重庆再次迎来全球智能产业的目光。
9月5日,以“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年度主题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正以一场全方位的“智变”,生动诠释着如何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与城市治理现代化,为本届智博会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多项产业新成果发布 积极构建产业可信数据空间
9月5日,作为本届智博会重要组成部分的2025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生态大会,在重庆・科学会堂拉开帷幕。
本次大会以“集群聚力 产业向新”为主题,精准洞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前沿技术走向,着力构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交流合作高地,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交通运输等相关领域深度融合,激发产业创新活力,进而实现产业集群高效协同与高质量发展。活动现场,清华大学、重庆大学、长安、赛力斯等多家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车企,发布12项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底盘、智能座舱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及产品创新成果,共同为重庆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聚智添色、提质赋能。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企业招商车研发布的五项创新成果备受关注。如,EPD工具打通的“渝车出海”通道,构建了绿色可追溯供应链,助力重庆制造赢得国际先机;电动汽车火灾仿真平台能模拟多诱因火灾、分析关键参数,且首次实现整车热失控蔓延仿真,为安全设计等提供支撑;智能汽车安全评价规程AI—SAP有效填补国内动态安全测评标准空白;汽车智能驾舱评价规程AI—CAP路线图,以“舱—驾—云—安”框架突破局限,指引企业创新并加速技术标准化等。
此外,AI驱动的汽车网络安全攻防测试技术的发布,更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检测行业中的一次创新性应用。
同日,作为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2025可信数据空间高质量数据集生态大会如期举行。作为国家数据局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国家创新发展试点”城市,重庆在大会现场同步启动了可信数据空间国家创新发展试点项目建设与2025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工作。
科学城高新区作为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的“首发地”,在这里所构建的重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可信数据空间,深度融合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实现“车—路—云”多元数据确权、溯源与“可用不可见”安全利用,有效破解产业链数据孤岛与合规风险难题,为自动驾驶算法训练、智慧交通管控、车辆协同应用等场景提供可信数据支撑,是重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形成示范效应的核心数字底座。
重庆作为“东数西算”工程国家枢纽节点、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承担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等多项试点任务,在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会上,重庆发布首批85个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清单,涵盖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计划到2027年建成400个高质量数据集。科学城高新区2项成果成功入围国家级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名单,为数据价值释放筑牢“高质量粮仓”。
科学城高新区正以可信数据空间与高质量数据集为支点,加速构建“安全可信、高效有序”的数据流通环境,推动数据从资源化向资产化、资本化跃升。
聚焦智能制造
数字赋能与绿色转型并进 传统产业蝶变与新兴赛道崛起
走进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的制造企业车间,智能化转型的浪潮扑面而来。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依托2000亿元级新型智能终端、200亿元级软件信息、200亿元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核心器件、100亿元级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323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浪潮涌动。
在西永微电园英业达(重庆)有限公司的自动传输带上,生产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平均时间只需13秒,高效的智能产线彰显了“重庆智造”的速度。
而在新能源领域,一批传统制造企业通过智能化转型开辟新赛道,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家深耕摩托车领域、与宝马摩托等国际品牌合作的行业领先者,果断布局数字能源业务,切入充电桩赛道。依托多年积累的制造经验与数字化技术,隆鑫通用研发的智能充电桩实现多车型兼容,支持远程监控运维与智能电网协同调度,既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又能助力能源高效利用,成功走出一条传统制造企业的“跨界升级路”。
同样聚焦新能源领域的清安能源,在储能设备智能制造领域开辟了独特路径。企业搭建“数字孪生+智能产线”模式,通过数字模型实时模拟生产全流程,提前预警设备故障、优化生产参数,使储能电池Pack线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至0.1%以下。
作为国内智慧储能技术领跑者,清安储能已将DeepSeek R1系列AI大模型深度融入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智能中枢平台,结合强化学习算法动态优化储能策略,将能源调度精度提升至秒级。
“AI不仅驱动企业内部研发与运营效率倍增,更通过开放技术生态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为合作伙伴提供安全、高效、可定制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清安储能实现了虚拟电厂与AI算法的深度融合,推动能源系统从传统“经验阈值控制”转向“数据智能驱动”。
值得一提的是,该企业智慧能源研发部经理汤波带领团队打造的“云—边—端”协同虚拟电厂平台,依托数字孪生电网建模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2025年重庆迎峰度夏期间实现高效资源聚合与精准负荷调节,为区域电力保供提供了重要支撑。
科学谷储能电站则通过“低谷储电、高峰放电”的智慧运行模式,解决了电网调峰难题,成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枢纽,取得年减排7.6万吨二氧化碳、节约2.7万吨标煤的显著成效,标志着重庆在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中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些案例共同构成了智能制造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科学城方案”,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产业协同方面,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新能源汽摩产业链的发展同样可圈可点。目前,新能源汽摩领域聚集了金康动力、隆鑫发动机、长安跨越、招商车研等重点企业150余家,2024年产业规模超300亿元,2025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350亿元。
在精准服务龙头企业方面,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帮助金康动力解决电力扩容、厂区道路调规建设等问题,推动新厂区加快建设以满足扩产需求;帮助长安跨越争取“两新”设备更新专项资金支持,协调临时转运场地及电力保供,推动联合造车首款车型“多拉大面”7月上市,市场反响强烈,生产订单持续攀升。
2025年1-7月,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签约货拉拉数智物流全国总部、西交紫帝摩托等4个项目,合同投资33亿元,近期拟签约伟福摩托曲轴、金华电气储能等9个优质项目,预计合同投资额87亿元,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注入持续动力。
聚焦AI赋能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以“智”提“质”向未来出发
智能科技的价值,最终体现在赋能城市治理、提升民生福祉上。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正积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
位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的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本届智博会上亮相的多款产品,便是AI赋能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其推出的“AI综合执法助手”,堪称执法人员的“智能搭档”。通过执法记录仪快速调取法律条款、辅助规范话术、自动生成文书,并能智能分类案件、追踪进度,极大提升了执法效率和规范性。
据了解,在重庆某区试用期间,该助手使城市管理履职效率提升72.3%,对企业重复检查率减少86%,执法文书制作时间缩短66.7%,管理规范化处置周期缩短41%,有效解决了执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复杂、程序不严、力度难控等痛点,构建了“人机协同”城市管理新模式。
该研究院另一款产品“微著·NanoTitan”高性能分子动力学模拟器,将深度学习与材料模拟结合,计算速度提升1—2个数量级,可在数天内完成传统方法数月的研发周期。该平台已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推动产业从“经验研发”迈向“智能设计”。
在生命科学、集成电路等高端领域对超纯水需求日益严苛的背景下,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的“小巨人”重庆摩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自研自制的电子级超纯水智能成套设备,也亮相2025智博会,展现重庆智能制造的硬核实力。
据了解,该设备专为生命科学研究、集成电路研发及电子、新材料、药品等高端制造业打造,针对超纯水水质超国标EW1最高标准的需求,公司研发团队潜心攻关,成功突破细颗粒物过滤去除、超低有机碳去除、管道死角污染防范及智能化运行可靠性等关键技术难题,累计斩获11项专利及软著,另有3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经行业权威第三方检测,设备核心指标表现卓越,不仅超越我国EW1标准,更达到并超过美国Type E—1.1高标准,同时实现全流程在线检测与智能化运行,为我国高端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水质保障。
从突破“卡脖子”的芯片技术到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条,从驱动传统制造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到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正以坚实的步伐,沿着“智汇重庆·赋能未来”的道路奋勇前行。
这里,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智能变革与城市进步深度融合,一幅以“智”破局、凭“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