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承办: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近日新闻
重庆新增4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企业占50%
发表时间:2025-11-07浏览次数: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和复核结果,我市44家企业通过认定,另有130家企业通过复核。截至目前,全市有效期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41家,优质中小企业群体持续壮大,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市经济信息委介绍,本次新认定的“小巨人”企业呈现出与全市产业战略高度契合、创新成色足、发展活力强等突出特点,反映出我市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产业布局精准聚焦,集群发展特征显著。从行业分布看,新认定的“小巨人”企业全部位于我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范围内,显示出培育工作与全市产业布局的紧密衔接。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等“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企业占比达50%;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等“3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企业占比36.4%,重点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链式发展格局日益清晰。

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在创新层面,这批企业展现出较强的研发实力与技术积累。数据显示,“小巨人”企业平均从事特定细分领域时间长达13.6年,研发人员占比达30.1%,平均研发费用3848万元,研发强度为5%。截至认定前,企业平均拥有发明专利超26项,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平均超2.4项。多家企业在产业链“补短板”“填空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金世利航空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台万吨级钛合金整体自耗电极挤压装备,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二家掌握钛及钛合金整体自耗电极制备技术的企业,有力提升了我国高端材料自主保障能力。

市场竞争力突出,细分领域引领作用增强。从经营绩效看,“小巨人”企业展现出良好的成长性与专业化优势。上年度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7.6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12.12%,平均资产负债率控制在49.3%的合理水平。一批企业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标杆。以重庆永仁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企业平均每1.5年推出一款新产品,成功实现人工心脏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构建起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体系,打破了欧美企业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


来源:重庆日报


主办: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承办: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电话:+86-023-67862888
传真:+86-023-89018885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65号外经贸大厦9楼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 二维码

Copyright © 2012-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5872号-9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535号严禁复制或建立镜像站遥阳科技提供网站建设网络推广技术支持服务